央媒观豫丨危急时刻 13名热心大哥瞬间集结
那些本來不需要發生的事情就已經發生了。
Photo Credit: pixabay Public Domain第八名 酸櫻桃 每半杯的糖分含量:6.5公克 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25公克一項以胖老鼠做的研究已經顯示,酸櫻桃對心臟健康和體重控制皆有好處。研究也顯示,維生素C有助於肌肉消化一種叫作肉鹼(carnitine)的脂肪酸,而對肌肉的生長和修復來講,肉鹼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第二名 菠菜 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公克 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公克多莉.艾默爾說:「菠菜的熱量低,但纖維含量高,有助於填飽你的肚子。你也可以把莓果抹到花生醬吐司上,或者就單吃原味莓果。連同能量棒和低糖優格一起,裝一顆蘋果到你的包包裡吧。」菠菜也是植物性omega-3脂肪酸和葉酸的豐富來源,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此外,它也含有90%的水分,所以會帶給你飽足感,進而讓你吃得比較少。
「即使你的飲食毫無改變,只要在每一餐之前吃半顆葡萄柚,就有可能幫助你一週減掉一磅(約450克)之多。」第四名 綠花椰菜 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公克 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公克不管是煮熟或生吃,從蔬菜開始一天是吃進足量養分的好辦法,而且這些養分不容易消耗掉。過去,宋曾經因為和柯文哲合作而被稱「橘子綠了」,也曾出任過小英的APEC代表,宋跟這些概念上「非藍」的對象站同一陣線,讓原本的支持群眾因水土不服而油水分離,因此這一次不論是什麼情況,是否與他人合作,披掛的都必須是親民黨推薦印記,讓親民黨重新回到泛藍的光譜裡。
親民黨臉書社群發聲管道《親民新聞》日前刊出4段媒體專訪內容,宋楚瑜強調「人民需要第三種選擇」,擺出搶攻「討厭民進黨」與「討厭國民(瑜)黨」的代言人陣勢,顯然與柯文哲所想是同一目標。實質上,第三勢力大哥地位與實力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整合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勢力,而稱得上名號的其他「政治山頭」——不論是柯文哲還是宋楚瑜——近年來與小黨的接觸穿梭並不算少,而且相比起來,柯文哲的籌碼顯然比宋楚瑜還要豐沛,因為他背後具有整個台北市政府龐大的資源可以分配調度,宋楚瑜卻只有副總統、1-3席不分區以及立院黨團可以被交換,明顯寒摻許多。反觀,如果柯文哲與民眾黨完全不走合盟的路線,沒有母雞拉抬,民眾黨的區域立委與政黨不分區選票的氣勢都會隨著總統選戰日酣而被邊緣化,到時候柯市長再聰明,可能也想不出還有什麼能避免民眾黨萎縮消風的妙招了。柯文哲最好的劇本當然是與親民黨搭配,當立委提名人的母雞全台努力演出當位好大哥,三不五時還出征到友黨參選選區周遊列國一下,拉抬民眾黨的不分區選票,並與親民黨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政黨票取得2024總統大選參賽入場券。
根據10月29日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柯文哲與民眾黨的群眾基礎多落於綠色區塊,這讓「民眾黨是否應該與泛藍陣營的宋楚瑜合作」的問題,更顯得耐人尋味。若自己不能出馬受親民黨推薦為正副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要派出蔡壁如跟老宋搭檔,沒有大哥,至少有大姊分身搭上母雞列車,扮演同樣的角色。
只是這個方案,亦是親民黨當前為強健體質所積極採取的方式之一。文:紀齊修(輿情分析師)媒體刊載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將第五度參選總統,據稱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因此雖然宋楚瑜具有總統門票,但柯文哲並不處於整合小黨中劣勢的一方。即將再次出征的老宋,積極整合諸小黨,以眾星拱月力拼兩顆太陽,老驥伏櫪精神賺人熱淚。
可以併吞或同盟的對象很多,例如時代力量、國會政黨聯盟、致公黨、台灣維新黨、喜樂島的呂秀蓮等等都是可積極整合的標的。如果民眾黨沒有人出征總統大選擔任拉抬的母雞角色,剩下就是強化體質因此雖然宋楚瑜具有總統門票,但柯文哲並不處於整合小黨中劣勢的一方。只是這個方案,亦是親民黨當前為強健體質所積極採取的方式之一。
Photo Credit: 中央社宋楚瑜若投入總統大選,顯然是柯文哲與民眾黨極大警訊,而且這已經超乎柯文哲原本號稱手上的三套劇本範疇,加上郭台銘宣告不選、連署日期截止等時間事件,當初的三套劇本壽命幾乎宣告壽終正寢,這時候柯文哲若不及早另行準備好十八套劇本因應,他與民眾黨將隨著老宋參選總統而被邊緣化。過去,宋曾經因為和柯文哲合作而被稱「橘子綠了」,也曾出任過小英的APEC代表,宋跟這些概念上「非藍」的對象站同一陣線,讓原本的支持群眾因水土不服而油水分離,因此這一次不論是什麼情況,是否與他人合作,披掛的都必須是親民黨推薦印記,讓親民黨重新回到泛藍的光譜裡。
而柯文哲與民眾黨的被動條件似乎是不充沛的,只能積極主動整合第三勢力其他組織為佳。根據10月29日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柯文哲與民眾黨的群眾基礎多落於綠色區塊,這讓「民眾黨是否應該與泛藍陣營的宋楚瑜合作」的問題,更顯得耐人尋味。
文:紀齊修(輿情分析師)媒體刊載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將第五度參選總統,據稱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如果民眾黨沒有人出征總統大選擔任拉抬的母雞角色,剩下就是強化體質。即將再次出征的老宋,積極整合諸小黨,以眾星拱月力拼兩顆太陽,老驥伏櫪精神賺人熱淚。反觀,如果柯文哲與民眾黨完全不走合盟的路線,沒有母雞拉抬,民眾黨的區域立委與政黨不分區選票的氣勢都會隨著總統選戰日酣而被邊緣化,到時候柯市長再聰明,可能也想不出還有什麼能避免民眾黨萎縮消風的妙招了。親民黨臉書社群發聲管道《親民新聞》日前刊出4段媒體專訪內容,宋楚瑜強調「人民需要第三種選擇」,擺出搶攻「討厭民進黨」與「討厭國民(瑜)黨」的代言人陣勢,顯然與柯文哲所想是同一目標。可以併吞或同盟的對象很多,例如時代力量、國會政黨聯盟、致公黨、台灣維新黨、喜樂島的呂秀蓮等等都是可積極整合的標的。
實質上,第三勢力大哥地位與實力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整合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勢力,而稱得上名號的其他「政治山頭」——不論是柯文哲還是宋楚瑜——近年來與小黨的接觸穿梭並不算少,而且相比起來,柯文哲的籌碼顯然比宋楚瑜還要豐沛,因為他背後具有整個台北市政府龐大的資源可以分配調度,宋楚瑜卻只有副總統、1-3席不分區以及立院黨團可以被交換,明顯寒摻許多。若自己不能出馬受親民黨推薦為正副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要派出蔡壁如跟老宋搭檔,沒有大哥,至少有大姊分身搭上母雞列車,扮演同樣的角色。
柯文哲最好的劇本當然是與親民黨搭配,當立委提名人的母雞全台努力演出當位好大哥,三不五時還出征到友黨參選選區周遊列國一下,拉抬民眾黨的不分區選票,並與親民黨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政黨票取得2024總統大選參賽入場券人比較少的地方,比如說薩米原住民地區,市議員就選得少,像是埃農泰基厄市(Enontekiö)1900個市民就選17名市議員而已。
這次我躬逢芬蘭的市議員選舉,就拿這個跟各位看官分享囉。我現在修一門系譜學分析(Genealogical Analysis)的課,跟我同個小組報告的同學奧拉就是左派聯盟(Vasemmistoliitto/Left Alliance)的候選人。
市議員每開一次會之一次薪水,根據芬蘭國家電視台YLE的報導,2009到2012年芬蘭市議員開會薪水看居民多寡,自治市少於2000人,平均每次會議的開會費不過37歐元,居民超過十萬人,每次開會176歐元。人多的地方競爭也相對激烈的多,像是赫爾辛基市就有1084個候選人、萬塔市有631個候選人(有關芬蘭自治市候選人數目與名字一覽請看Municipal Elections 2017)。最高的開會費是人口最多的赫爾辛基,也不過是295歐元。我周圍的芬蘭老師、朋友和同事絕大部分都有用選舉機來當作他們投票的參考。
猶記2012年芬蘭總統選舉時,我跟朋友約在家裡一邊打牙祭一邊看開票呢。人比較多的地方,市議員就選得多,像是赫爾辛基市(Helsinki)近60萬人要選85名市議員、埃斯堡市(Espoo)25萬人要選75名市議員、萬塔市(Vantaa)20萬人要選67名市議員。
芬蘭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國土是台灣的九倍大,但是人口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競選花費看每個人經濟能力,有些候選人財力雄厚,就自己去印製精美的競選文宣、做官方網站、組織選舉團隊等等,另外有些獨立參選的候選人沒有什麼額外經費,就靠小額捐款跟自己勤跑選區。
荷蘭的投票心理測驗(荷事生非有專文介紹)就是VAA的一種。文:Wasiq 契機 自從因為攻讀碩士學位的原因搬到芬蘭住,就一直對芬蘭在地的選舉很有興趣。
簡直是除了大赫爾辛基區(包含赫爾辛基、萬塔、埃斯堡)、坦佩雷(Tampere)、土爾庫(Turku)、奧盧(Oulu)等幾個大城市以外,其他全部都是偏遠離島地區的意思。3.3萬中選9000?只因芬蘭參選門檻低 芬蘭的市議員選舉 (kuntavaalit),在台灣的脈絡下是地方民意代表選舉的層級。她說她參選只需要付政黨幫他們拍照的照相費就好,其他的額外廣告就看自己需不需要。到底為什麼呢? 芬蘭總共有295個自治市(若包括Åland的16個自治市就是311個自治市),每個自治市要選的議員數目依照市內人口分配,從13席到85席不等。
我一度以為自己對政治選舉沒有緣由地冷感——一直到住在芬蘭之後,對選舉政治的興趣才慢慢發展出來。芬蘭選民大部分都是透過「選舉機」(vaalikone)來選價值跟自己速配的參選人。
可惜的是,那時候課程內容太多老師之獨白、考試取向多以死背為基礎,巴不得快點修完課、快點從背誦無感的憲政民主體制、政黨政治與選舉制度解脫。台灣2014年號稱最大規模地方層級選舉不過1萬9000人登記參選,人口只有台灣四分之一的芬蘭卻有3萬3000人登記參選地方選舉。
」)的課程設計一點都不感興趣。想參選,只要政黨提名,或是選區內的10個選民願意連署你就可以——有些小的選區甚至只要三人連署就可以(參考法務部參選人資格與提名)。